恒星形成是宇宙中最引人入胜且充满神秘色彩的过程之一。NGC 604作为银河系邻近星系M33中的一个巨大恒星形成区,为我们揭示了恒星诞生的奥秘。这片发光气体云大约形成于350万年前,而其大小大约绵延1,300光年的距离,也是已知最大的恒星形成区之一。如今它成为了研究恒星形成和宇宙演化的重要窗口,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邻近星系M33
这片火红的星云与银河系的猎户座大星云颇为相似,但其规模更大。在这片尘埃与气体交织的广阔领域中,已经孕育出了大约200颗炽热而年轻的大质量恒星,它们虽然都处在生命的起始阶段,但也正在璀璨闪耀。这些恒星中,他们的光谱型既有B型也有O型,尤其是O型恒星,其质量或许已远远超越了太阳质量,表面温度更是高达惊人的40000K。在邻近的宇宙空间中,像这样密集分布着众多大质量恒星的区域实属罕见。
由詹姆斯-韦伯太空望远镜 NIRCam(近红外照相机)拍摄的图像,显示了 NGC 604 的恒星风是如何在周围的气体和尘埃中形成空洞的。
由詹姆斯-韦伯太空望远镜 MIRI(中红外仪器)拍摄的 NGC 604
韦伯近红外图像中明亮的橙色条纹标志着碳基分子的存在,碳质尘埃如石墨、纳米金刚石、多环芳香烃、富勒烯、氢化非结晶碳等尘埃微粒是星际尘埃的重要研究对象,其中多环芳香烃分子备受关注。这种物质在星际介质以及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其来源却是一个谜。当你远离眼前的尘埃空地时,更深的红色代表分子氢。这种较冷的气体是恒星形成的主要环境。
NGC 604 钱德拉的X射线数据(蓝色)与哈勃望远镜的光学数据(紫色)结合图像
大质量恒星的集中分布,以及它们相对较近的距离,使得NGC 604成为天文学家研究这些天体早期生命阶段的理想场所。有时,通过对附近天体(如恒星形成区域NGC 604)进行高分辨率研究,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些遥远天体的奥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