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流星雨,给人们的印象总是美好且浪漫的。你亲眼目睹过流星雨吗?是否认为它是不易碰见的神秘现象?其实,流星雨的形成并非偶然,它的出现往往具有周期性,所以不必担心,只要做好准备,你也可以一睹流星雨的风采。夏季气候适宜,天空通常较为晴朗,云层较少,是观测流星雨的好机会,想观看的朋友们可以准备啦!

流星雨的形成主要与彗星和小行星有关。彗星是由冰、尘埃和岩石组成的天体,当它们靠近太阳时,表面的冰会受热蒸发,同时夹带一些尘埃和岩石颗粒,形成彗尾。这些物质在彗星轨道上分布开来,形成流星体群。小行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碰撞等原因产生大量碎片,从而也形成流星体群。
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,经过这些流星体群所在的区域,流星体以极高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。流星体与大气剧烈摩擦,产生高温,使其表面物质燃烧发光,这种光芒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星。如果在短时间内有大量流星体进入大气层,就会形成流星雨。

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命名是流星雨最常见的命名方式。流星雨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向四周辐射而出,这个点被称为辐射点。如果辐射点位于某个特定的星座内,就以该星座的名称来命名流星雨,例如英仙座流星雨、狮子座流星雨等。这种命名方式有助于区分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,使得观测者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和跟踪特定的流星活动。
当然,除了这些有辐射点的流星,还有单个出现的流星,这些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是随机产生的,没有辐射点,这种流星一般被称为偶发流星。
上述内容我们知道了流星雨的形成与彗星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流星雨的周期性主要与地球穿越固定彗星的轨道有关。每年地球都会穿越许多固定彗星的轨道,如果这些轨道上存在流星体颗粒,就会发生周期性流星雨。
不过流星雨的周期性规律并非绝对精确和固定,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和变化。如行星引力、太阳活动、地球轨道、流星体分布不均匀等都是影响流星雨周期的因素。

英仙座流星雨作为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,不仅数量多,而且活跃、常被观测到。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极大预计出现在8月12日夜间,理想情况下,每小时可以看到数十颗流星划过天际。13日晚天黑后不久,英仙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就会从东北方地平线上升起,但由于此时流星雨的辐射点较低,能看到的流星数量不会太多。在22时之后辐射点会升起到比较理想的高度,午夜和后半夜的观测条件更好。另外,本次流星雨极大期间恰逢廿七的残月,月光对观测的影响较小。
观测流星雨时,最好选择在光害少且视野广的地方,如野外、农村、高山等,要注意安全。观测时无需任何设备,用肉眼直接观看即可,但需保持视野开阔,因为流星可能出现在天空中的任何一个地方。希望朋友们在这个夏季,可以成功观赏到这场星空的绚烂盛宴!
